春宫怨
杜荀鹤
早被婵娟误,欲妆临镜慵。
承恩不在貌,教妾若为容。
风暖鸟声碎,日高花影重。
年年越溪女,相忆采芙蓉。
【译文】
早先因为容貌美而误入深宫,
想对着镜子梳妆又心懒意慵。
皇上是否宠幸并不全在貌美,
我要如何打扮才能合他的意?
春风和暖,送来鸟儿悦耳鸣声,
红日高照,院子里的花影重重。
经常想起越溪旁浣纱的女伴,
什么时候再在一起采摘芙蓉?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蔡雯解读
宫怨诗是唐人非常钟爱的一种题材,我们一定要透过文字看到诗人的心。诗人写宫怨诗是单纯地同情宫女吗?其实不是,他们是在宫女身上看到了自己在仕途中的艰难处境。杜荀鹤擅长写宫怨诗,时人云:“杜诗三百首,唯在一联中:'风暖鸟声碎,日高花影重。’”这首《春宫怨》又被认为是杜荀鹤宫怨诗中最精彩的一首。
“早被婵娟误”,意思是“我”被外表太漂亮给耽误了。“欲妆临镜慵”是说,想要梳妆打扮,然而对着镜子的时候却很慵懒,为什么呢?因为“承恩不在貌”,宫里最得宠的女子不是最漂亮的那一个。“教妾若为容”,你叫我这个最好看的情何以堪呢?前四句可以说劈空而来,非常激愤,杜荀鹤真正想说的是:我就是被太有才给耽误了。如果无才,就不会想着学而优则仕,更不会看不惯谄媚争宠。写到这里,情绪非常浓烈,但还不是一流的诗,不符合中国人崇尚含蓄蕴藉的审美传统。
颈联“风暖鸟声碎,日高花影重”就非常微妙。这首诗题为“春宫怨”,春天的风自然是温暖和煦的,正午的阳光照耀万物,鸟声细碎,花影重叠。这种景色其实宫内宫外都有,但在古典诗词传统里,春风、太阳都常用来象征君恩,所以这一联看似承上而来,却转得不动声色、不易察觉。直到读到最后一句“年年越溪女,相忆采芙蓉”,我们才知道,原来颈联是这首诗的大交关处。这句说:我是多么怀念我进宫前和女伴一起采莲的日子啊!问题是,一个贫家女子,即使不进宫,也不可能日日和闺蜜采莲,总要嫁人的。至此,这首宫怨诗已经撕下最后的体面了,杜荀鹤甚至突破了写宫怨的表层结构,迫不及待地告诉读者,他真正要写的就是自己的心里话:既然被才华所误,那就回到原点;既然不能达则兼济天下,那就不如穷而独善其身,回到隐居山林、自由自在的生活中,至此,我们才明白,原来风暖日高本就存在于天地之间,四海普照,滋养万物,“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”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专业配资论坛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