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万达前员工爆内幕林林视野,原来水这么深?”
“王健林宁卖家当,不欠工资”的背后,藏了什么秘密?
你可能听过王健林“一个亿小目标”的梗,但今天我们不聊“首富”,也不聊“豪宅游艇”,咱来说点接地气的万达到底是怎么在经济寒冬里稳住15万饭碗,还赚回一片好口碑的?
万达的工资准时堪比“瑞士钟表”
“王健林工资从不晚发,哪怕企业账户再紧!”我姐夫,前万达人,总是说起这段话时带着点江湖传说的味道。还记得他加班时撞见王健林深夜查账,确保工资发放无误。王老板说“账可以紧,工资一天不能晚。”疫情那阵,万达搞“零延迟发薪”,甚至连实习生补助都不拉下——够硬核吧?和那些裁员拖赔偿的“大企业”一对比,简直是“业界清流”。
更硬核的是,即便万达在近几年卖了不少家底——酒店卖了,文旅项目转手了,2023年光商业广场就转让了12个,可正式员工一个没裁,基层员工的工资还保持跟上物价涨幅。老板那句“拿日子换工资,哪怕我紧点,对员工不能怠慢!”堪称企业史上的大情怀金句。
40亿租金全免背后的大手笔
再来说说疫情那段时间,万达的一波“神操作”。普通人惦记着菜篮子,商户想着房租,万达却放了个“大招”旗下300多个广场全线中小商户免三个月租金!40亿元,直接烧成了“守望相助金”。更让人感动的是,为了给这个“免租计划”兜底,王健林把自己年薪砍了80%,私人飞机暂时停飞了。试问,当时满地都是凭借合同追租金的商家,万达这一举动是不是显得“清流中带点侠气”?
信誉,人心,拼到底的精神
王健林创立万达之初,就把“信誉”当成了企业的生命线。最经典的故事是,他做百货时为了供应商不停业,直接抵押了自己座驾垫付货款。这个风格延续到后来的万达拖欠工程款?不存在的,连农民工工资都是直接打到个人账户,力求让每一项交易“人安心”。这套稳“人心”的管理哲学,也成了万达在经济风浪中扎稳根基的重要原因。
数据不会骗人,人心更不会骗人
新华社2025年点赞万达,说它连续三年在“稳就业”板块表现突出,员工薪酬履约率100%。人民日报也夸过,在消费市场波动期,万达给小微企业免租70亿,把商户的存活率硬是顶开了行业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。“账本写得再好,一份工资拖欠都叫全盘输。”这话王健林说了不止一次。
到这里,想必你也看出来了,王健林不是“完美”的企业家,但至少他做到了“人心经济”。你有见过这样的公司吗?下次再听到“资本无情”的吐槽,不妨想想万达的这份“温情逻辑”——或许共渡难关,才是最难的商业本事。
评论区聊聊你怎么看王健林这盘“人心账本”?
为烟火气买单
专业配资论坛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